时隔五年回归,他又杀疯了!
电影派 2023-05-02 01:13:25

正脸三分像,侧脸像七分。

这一位上台,连黄贯中都忍不住感叹:

" 太像了,真不敢看。"


(相关资料图)

随后当他拿起吉他,一段熟悉的 solo 从记忆中苏醒。

全场的人都听恍惚了。

一曲完毕,黄贯中反复端详许久。

拿起话筒笑着说了一句:

" 好久不见。"

一瞬间,好似在舞台上勾连起了一个时代。

有传承,有感动。

这是音乐与偶像的力量。

也正是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——

说起《我想和你唱》这个节目,大家应该都不陌生。

2016 年第一季播出,凭借其独特的明星素人互动形式,成为了收视黑马。

再加之节目在当时大胆拥抱了新媒体,通过 APP 完成素人合唱的召集。

简便的互动方式最大限度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,让节目成功连办三季。

所以这时隔五年才姗姗来迟的第四季。

能不能再次延续前三季的好口碑,就成为大家心中首当其冲的问号。

好在,节目播出后反响超出预期。‍‍

总播放量超 10 亿,收视率拿下八连冠,在网上的话题度也是居高不下。‍‍‍‍

按理说,这样的综 N 代其实很容易陷入" 走老路、卖情怀 "的惰性思维。‍

可它没有。

派爷在追完了一整季后欣喜地发现: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这一季不但保留住了自己的特色和初心,还成功做到了 " 有效创新 "。

比如节目对于 " 互动 " 这一特色的深挖。

除了前几季就有的 APP 同框合唱,以及来到现场的三对一合唱外。

本季又加入了一个" 百人合唱团 "的环节。

不但给了歌迷们更多的互动机会。

而且大合唱的这种方式极易引起共鸣,能勾起大家记忆里关于这些歌曲的点点滴滴,

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里,有许多还是主持人汪涵亲自去到全国各地找来的。

是的,这也是本季节目最大的改变之一:

汪涵不但从主舞台走到了观众席,还走出了演播厅,他说:

" 我要去到五光十色的生活中寻找歌手。"

" 寻找 " 我想和你唱 " 中的,那个 " 我 "。"

比如在新裤子乐队来的那一期中,汪涵就去到了湖南腊尔山镇的骆驼山村。

这里有四个苗族青年。

他们虽然没有学过音乐没有专业背景,但是有着一腔热爱。

" 热爱 " 这两个字,是不是乍一听挺俗气单薄的?

可他们是真做到了,还做得挺像回事的。

这四个小伙的音乐梦没被其他人所理解,所以他们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根据地。

每天在这里捣鼓乐器,也不扰民。

他们想象出了一个 " 三蛮村 ",说是一个梦想的乌托邦。

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他们还想把这里的传统文化融入音乐中。

在歌词里加入苗语,加入一些习俗。

用唱把它们表达出来,传到更远的地方去。

在被汪涵邀请到了节目中后,苗人三蛮在台上表演了一首原创《喊山》。

春夏秋冬又完咯

我的幻想还是没有实现

直到朋友点醒我

回神发现世界没有如果

或许 " 真诚 " 就是最好的必杀技。

简朴却又饱含情感的歌词从他们的嘴巴里唱出。

让新裤子的主场彭磊一度激动地说不出话。

可能就像新裤子的那首歌的名字一样——《生命因你而火热》。

平淡如水的生活,也会因理想而火热。

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。

第一期中在路旁边摆摊边唱歌的大哥陈国彦,还有保洁工人莫桃云。

生活在烟火中,有磨难,有不如意。

但他们靠自己把生活变得有希望,有奔头,让笑容挂在了脸上。

这一季走出演播厅的设置确实巧妙。

说到底,是给出了一个更为丰满的素人视角。

或许有时候会觉得歌手明星永远是最闪耀的角色。

但其实 " 我想和你唱 " 这五个字里的主角,是那个 " 我 "。

在舞台上的那几分钟里,你可以散发出比面前你仰望已久的那个人更夺目的光芒。

因为节目讲的,始终是一个 " 相遇 " 的故事。

也许在许多年前,你不经意间听到了某某某的歌声,然后深深被吸引。

于是喜欢了他好多年。

这些年里,他的歌声陪伴着你,也给你度过难关的勇气。

就像李儒风和李啸云两兄弟,为了考大学复读了一年。

复读是难熬且辛苦的,承受的压力不可想象。

而他们俩放松发泄的方法,就是靠着去倒垃圾的一会会功夫。

唱他们最喜欢的杨千嬅的那首《翅膀下的风》。

这不算一首大热歌曲,甚至可以说挺冷门的。

连杨千嬅自己都没想到有人会喜欢这么 " 生 " 的一首歌。

可就是这样一首藏在角落里的歌,却实实在在鼓励着一群人。

一些不经意的事,可能对于歌迷来说力量难以磨灭。

这是偶像的力量。

而《我想和你唱》正是给了许多这样曾被鼓舞的人,一次回应的机会。

在小虎队红极一时的时候,有三个在校园里的青年因为一首《红蜻蜓》走到了一起。

他们组了乐队,天天唱着小虎队的歌。

但毕业后总要各奔东西,有人去当兵了,有人去工作了,乐队也散了。

十几年后,当兵的回来了,虽然大家都变得 " 臃肿 " 了一些。

可还有些东西没变。

乐队又重新组起来了,唱的还是小虎队的歌,三个人还戏称自己是 " 胖虎队 "。

原来喜爱真的可以穿越时间。

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位叫蒋征玲的女孩。

她是印度尼西亚的华裔,说自己小时候学中文就是靠看张栋梁演的偶像剧。

虽然听着很不正经,但是却实实在在喜欢了张栋梁十五年。

甚至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的择偶观。

这次来节目,她也是从印尼漂洋过海,转机两天,来看张栋梁。

因为从来没有看过他的演唱会,所以这一次看到台上的张栋梁就在自己眼前唱歌。

蒋征玲哭了。

" 因为你今天又实现了我的一个梦。"

但歌迷们,又何不是实现了歌手们的梦呢?

两者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向的,而是双向奔赴,彼此鼓励着的。

Beyond 乐队在华语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
黄贯中说自己在写歌的时候,就是专心地做音乐。

在音乐中做自己,忠于自己。

没想过这么多。

但后来他才发现,原来当时做的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
因为音乐从来都不是只属于自己的。

当他看到当年喜欢 Beyond 的人,后来成为了爸爸妈妈。

然后他们的小孩,也依旧在听,在喜欢 Beyond。

甚至还依旧在唱着 Beyond。

黄贯中说从未感觉自己如此重要,感觉这辈子没有白活。

在最后的合唱舞台上,他选择了最年轻的郑晓峰。

黄贯中说:既然他那么爱表现,就给他这个机会,应该给他这个机会的。

歌曲结束后,他拉着郑晓峰问他:你有没有发现刚刚舞台在摇?

" 但我们肩并肩的时候,就感觉不到摇晃了。"

他在教后辈如何去享受舞台。

这是在舞台上的传承。

一首歌,一个故事,一个回忆。

而音乐的力量也会随着一代又一代延续。

就像杨千嬅那标志性的紫色,最开始也是因为她喜爱的陈百强的专辑封面是紫色。

所以音乐里流淌着的,也是时代精神的延续。

而《我想和你唱》,可能也正是为这份延续,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舞台,提供了一次机会。

一次让大家在这里相遇,并让音乐传承的机会。

所以本季节目的成功不是意外。

过亿的播放量、各种话题的火热互动、还有不断的热搜,都是对音乐力量的证明。

也是对节目本身立意的肯定。

热爱音乐的大家都需要一个机会,一个相遇的机会。

不但是遇到了相似的彼此,更是遇到了曾经的自己。

然后一起给自己的青春画上完美的句号。

虽然第四季结束了。

可是离别的故事里,洋溢着的是相遇的幸福。

与其遥望,不如合唱!

派爷也期待着与下一季节目的相遇。

期待着下一次更有趣、更惊喜、更打动人心的相遇!

热门推荐

猜您喜欢